语文教学法之补白想象
发布日期:2022-01-17 浏览量:475
[教师资格] 报名入口 | 成绩查询 |历年真题 | 报考条件 | 面试技巧 | 课程辅导
[教师招聘] 招聘公告 | 报考指南 | 真题解析 | 在线名师微信答疑:400-097-8885
[辅导培训] 博越师考千人成师计划 | 王牌集训营 |浙江教师资格认定时间 | 免费答疑QQ群
浙江省各地招考交流群 点击添加 | 关注博越师考微信公众号:boyuejiaoshi
一、什么是补白想象?
补白想象是指利用文本“留白”,创设情境,充分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超越文本的课堂练笔或表达训练。
二、补白想象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适当运用补白想象的策略,是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深刻体验、内化的过程。通过合理的补白想象,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并较好地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喜欢阅读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补白想象举例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为例:
师:请同学们默读7—2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句子,圈出最能表现老汉特点的词语,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师: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
生1:老汉很冷静。
生2:镇定,沉着。
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是呀,老汉确实与众不同,人们都在慌忙逃命,而老汉却不说话,盯着人们,他在想什么?
生3:要组织好大家的秩序。
生4:要尽快让大家冷静下来。
师:是啊,只有冷静下来想办法,才能保住一线生机啊。
写成教学设计:
感受老汉的临危不乱
1、默读7—2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句子,圈划出最能表现老汉特点的词语,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引导学生找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3、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老汉是什么样的?(沉着、冷静)
4、思考:老汉当时在想什么?(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老汉重任在肩,临危不乱)
四、补白想象的三种方式
(一)补情节
记叙文中由于详略安排等因素,在情节上留白。
以《桥》为例
《桥》的最后几段: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设计: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人们祭奠老汉和小伙子的场景写下来,注意借鉴这篇课文的写法。
(二)补画面
记叙文中描写的画面留白。
以《三月桃花水》为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上天空,翅膀是裹着白云;
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设计:
文段末尾为什么要用省略号?(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象没有写出来。)想象还有什么景象,说给组员听。
(三)补人物
记叙文中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神态、外貌留白。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设计: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他们在想什么?尝试着把你的想法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