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背下这些知识点,教基绝对得高分(下篇)

发布日期:2020-11-17    浏览量:423

[教师资格] 招聘公告 |历年真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冲刺卷

[教师招聘] 招聘公告 | 历年真题| 面试真题 | 在线名师微信答疑:boyueshikao

[课程培训] 金秋启航计划-提前批面试课程 | 刷题打卡 免费答疑微信

浙江省各地招考交流群 点击添加 关注浙江教师人才微信公众号:boyuejiaoshi  

5e956e743d612.png

热门直播|备考资料|教师资格证|报考公告

【教师招聘】考前背下这些知识点,教基绝对得高分(下篇)

教学教研部  李永兰

原创度100%

41.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性质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42.根据课程修习分类,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3.根据课程管理分类,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4.根据课程形态分类,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5.中小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课程计划(国家开设哪些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教科书的编写形式包括直线式和螺旋式)。

 

46.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必修课,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47.新课改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8.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和激励评价。

 

49.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5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试卷分析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5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最常用)、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

 

52.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5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4.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56.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如明适应和暗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感觉后效(如正后像和负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偿和联觉三种特性。

 

57.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8.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59.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6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趋势并且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61.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

 

6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思维的敏感性。

 

63.问题解决的特征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4.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5.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逆向搜索法策略。

 

66.加涅把学习结果分成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五类,把学习层次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67.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68.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命题、命题网络、表象系统以及图式、脚本。

 

69.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70.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71.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操作技能的主要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心智技能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以及动作结构的减缩性。

 

72.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练习中出现的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次数提高的停滞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73.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74.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75.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76.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包括: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青春期冲动性与压抑性并存。

 

77.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78.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提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要注意:“最近发展区”、“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

 

79.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80.中学生情绪特点包括情绪的自主性(独立性),情绪活动的丰富性、情绪体验的跌宕性(波动性、不稳定性、冲动性),情绪的逆反性、情绪的心境化。

 

81.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表现:复杂性与简单性共存、强与弱共存、稳定与波动(冲动)共存、外露性(开放性)与掩饰性(内隐性)并存。

 

82.中学生情绪调节的主要方法:转移法、补偿法、发泄法、升华法、调节认知(认知改变)、积极的自我暗示、幽默。

 

83.人格特征包括:整体性(整合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功能性。

 

84.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85.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86.奥尔波特把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个别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87.自我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88.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89.佛洛依德把人格机构分成三个层次:本我(遵循快乐)、自我(遵循现实)、超我(遵循道德)。

 

90.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学前期(3~6岁)的主要危机是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6~12岁)的主要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青春期(12~18岁)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各学科提前批面试试讲、说课、结构化答辩等名师精讲课。

http://v.910laoshi.com】查看更多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