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常考人物之奥苏贝尔

发布日期:2021-08-12    浏览量:492

[教师资格] 招聘公告 |历年真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冲刺卷

[教师招聘] 招聘公告 | 历年真题| 面试真题 | 在线名师微信答疑:boyueshikao

[课程培训] 金秋启航计划-提前批面试课程 | 刷题打卡 免费答疑微信

浙江省各地招考交流群 点击添加 关注博越师考微信公众号:boyuejiaoshi  

5e956e743d612.png

热门直播|备考资料|教师资格证|报考公告

一、人物介绍

奥苏贝尔,美国心理学家,医学博士和心理学专业哲学博士,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贡献卓著。由于对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贡献,1976年奥苏贝尔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

二、著作介绍

他的代表著作有:《自我发展与个性失调》(1952)、《儿童发展的理论与问题》(1958)、《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1963)、《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1968)等。

三、观点介绍

(一)有意义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概念

有意义学习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他认为,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2.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有意义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表征学习

表征学习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例如,学习单词cat时,学习者首先要将字母符号代表的汉语意思和字母联系起来,然后再与猫的视觉印象联系起来,最终cat引发的认知结构内容跟实际猫引发的认知结构内容趋于一致,从而使得cat这个单词具有了意义。

(2)概念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一种较高级的形式教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例如,“人”的本质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这就是人类共有的,与其他动物之间相区别的关键性特征。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3)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念的新意义。命题由句子构成,组成句子的关键词代表了概念。命题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个命题只陈述了一个具体事实。另一类是概括性命题,它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例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

(二)遗忘理论——认知同化

奥苏贝尔反对行为主义简单地将动物心理等同于人类心理,在此基础上,他创造性地吸收了皮亚杰、布鲁纳等同代心理学家的认知同化理论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认知—同化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原有的知识经验及其组合,它可以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信息吸收后,又使原来的认知结构发生某些改变,这种获得新概念的方式叫做认知同化。

(三)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奥苏贝尔把认知结构中具有起固定作用的知识观念叫作“先行组织者”。例如,学习“对数(对数的定义、对数的性质、对数的运算)”时,就可以把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平方根的性质、二次根式的运算)”作为学习“对数”的“先行组织者”。因为这两者之间存在实质性的联系。

先行组织者同样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上位学习、下位学习以及并列组合学习。

1.上位学习

上位学习又叫总括学习:新学的概念或命题高于原来的,所以这种学习又叫上位学习。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树”这个概念时,总是先知道松树、柳树、槐树等这些具体的概念后,再学习“树”这一总括性的概念。这种学习的本质是在认知结构中已形成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性更强的命题。

2.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叫类属学习:原有的知识在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的知识,新知识是原有知识的下位概念。例如,将新学的概念“橄榄树”归入到“树”这个总括概念中的过程,就叫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可以分为派生和相关两类。前者指新学习材料是原先获得的概念的特例,例如上面所举例子;后者指原来的概念得到扩展或精确化,例如,过去已知“尊重残疾人是人道行为”,而现在新学了“献血是人道行为”,结果原有“人道行为”的概念被扩展。“尊重残疾人”和“献血”是相关的类属关系。

3.并列组合学习

并列组合学习又叫组合学习:是将学习的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也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可能存在组合关系。例如,学习“能量”,再学习“质量”。

image.png 

(四)迁移理论——反省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策略可以在多种情境下导致迁移。其迁移的程度取决于“反省认知”的水平。即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检查及问题识别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学了今天这堂课的内容我知道了多少(学习效果自我评定);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方法是什么(在尝试解题后概括、比较、总结);通过今天学到的内容我能解决哪些问题(对习得的功能估计);如果出错,我能找到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出错吗(对问题的识别和自我反馈)……

奥苏贝尔根据这一认识提出“先行组织者”来改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变量,以达到迁移的目的。

(五)成就动机的分类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井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认知内驱力可能是一直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了,也被称为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的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image.png 

 

四、小练笔

1.学生学习遗传结构与变异、质量与能量、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类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同位学习

D.并列组合学习

1.D【解析】并列组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生在各门学科中对于许多新概念的学习都属于并列结合学习,如学习长度和面积、能量和体积、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都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2.小明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A.附属内驱力

B.求知欲

C.认知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2.A【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题干中小明就是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刻苦学习的,属于附属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