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论述题合集——教育学部分

发布日期:2021-09-09    浏览量:669

[教师资格] 招聘公告 |历年真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冲刺卷

[教师招聘] 招聘公告 | 历年真题| 面试真题 | 在线名师微信答疑:boyueshikao

[课程培训] 金秋启航计划-提前批面试课程 | 刷题打卡 免费答疑微信

浙江省各地招考交流群 点击添加 关注博越师考微信公众号:boyuejiaoshi  

5e956e743d612.png

热门直播|备考资料|教师资格证|报考公告

1.新课程下的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

(2)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3.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一)社会关系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的反映

(1)代际关系;(2)政治关系;(3)授受关系;(4)道德关系;(5)法律关系

(二)教育关系

(1)从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来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

(2)从教育作为一种组织来说,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在学校班级、教室等社群中,构成组织和被组织的关系

(3)从教育活动的展开来说,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

(三)心理关系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基础

(2)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四)伦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是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

4.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一)教师方面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5)发扬教育民主;(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9)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二)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教师。

(三)环境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加强学风教育。

5.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1)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两种倾向(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4)要防止两种倾向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1)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

(3)要防止两种倾向:实质教育论和形式教育论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基础

(2)思想品德是动力

(3)防止两种倾向

(五)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1)智力活动以非智力活动为内在动力

(2)非智力活动以智力活动为服务对象

7.班级授课制优缺点

(一)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二)不足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4)不利于因材施教

(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6)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8.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方向和动力)。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基本条件、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重要标志)。

(6)做好个别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