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发布日期:2021-05-20    浏览量:427

[教师资格] 招聘公告 |历年真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冲刺卷

[教师招聘] 招聘公告 | 历年真题| 面试真题 | 在线名师微信答疑:boyueshikao

[课程培训] 金秋启航计划-提前批面试课程 | 刷题打卡 免费答疑微信

浙江省各地招考交流群 点击添加 关注博越师考微信公众号:boyuejiaoshi  

5e956e743d612.png

热门直播|备考资料|教师资格证|报考公告

今天的知识点是关于教育学上容易混淆的著名教育家的观点,即“陶行知与杜威的观点容易混淆,怎么区分”?

这两个人的观点在招教考试中容易以选择、判断题的形式来考察。首先大家需要了解陶行知与杜威的背景。在20世纪初,陶行知于1914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师从于杜威。因此,陶行知的思想与杜威的思想非常接近,但又有不同。本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杜威在他的教育思想上也处处反映着实用主义的观点: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

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类非常自然的一个生长过程,这是他所有观点的起点和核心。正因为教育很自然,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所以学校应该被打造成接近于真实的社会,只有这样,学生在学校中,从实践操作中去学习,才能尽快的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

来自中国的陶行知,回国之后曾大力推广杜威的思想,为的是实现普及大众教育的理想。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结果搞了几年,毫无收效。在现实面前,他看到杜威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学校社会化”在当时的中国成了一句空谈。因此,陶行知不得不结合中国的国情,把杜威的思想加以改进,变成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这句话可以这样来理解:生活即教育是说生活中处处含有教育的含义,社会即学校是说社会本就是一个大大的学校,而教、学、做合一,是创造性的发展了“在做中学”的概念,加入了“教”的概念,有教又有学,但都要以“做”为核心。

总之,陶行知和杜威的思想都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陶行知结合中国国情,继承并发展了杜威思想,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杜威和陶行知的观点有区别的进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