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两百一十五期)

发布日期:2021-06-15    浏览量:364

[教师资格] 招聘公告 |历年真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冲刺卷

[教师招聘] 招聘公告 | 历年真题| 面试真题 | 在线名师微信答疑:boyueshikao

[课程培训] 金秋启航计划-提前批面试课程 | 刷题打卡 免费答疑微信

浙江省各地招考交流群 点击添加 关注博越师考微信公众号:boyuejiaoshi  

5e956e743d612.png

热门直播|备考资料|教师资格证|报考公告



一.单项选择题

1.“出淤泥而不染”反映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具有(  )

A.独立性         B.依赖性 

C.能动性         D.被动性

1.C【讲师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题干所述反映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具有能动性。


2.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B.男女智力结构不存在差异

C.男性智力分布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D.男性空间知觉能力明显优于女性

2.B【讲师解析】智力的性别差异表现在:(1)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2)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男女在一般智力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其性别差异主要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主要包括数学能力、言语能力和空间能力。(3)智力表现早晚上的差异。


3.美国心理学家卡根研究发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小心翼翼地仔细考虑所观察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将问题考虑清楚,因而做出认知决定的时间长,但错误比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3.C【讲师解析】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这种类型的学生解答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慢,但错误率很低,在解决高层次问题时占优势。


4.孩子哭闹要零食或玩具时父母不予理睬,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4.D【讲师解析】消退是一种无强化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例如,孩子哭闹要零食或玩具时父母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5.有人认为,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应该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难记的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就被视为培养迁移能力的最好材料,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学会了观察、分析、比较、分类,学会了想象、记忆、推理、判断,甚至创造……有了这样的造诣,足以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支持这一观点的迁移理论最有可能是(  )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5.A【讲师解析】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心理学基础。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如记忆、注意、知觉、想象、判断、推理、意志等官能组成的。形式训练说认为,训练和改进心理官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各种官能,而改善以后的官能就能够自动地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题干所述是形式训练说的观点。


二.多选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指(  )

A.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B.教育是人类社会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C.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塑造人的手段

1.BC【讲师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包括(  )

A.学生特点

B.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C.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特点

D.教师自身素养及其具备的条件

2.ABCD【讲师解析】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主要指学生的特点);(4)教师自身素养及所具备的条件;(5)教学方法的类型与功能。


3.下列关于感觉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感觉有补偿现象

B.感觉适应时感受性下降

C.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D.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ACD【讲师解析】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其中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因此在感觉适应中,感受性有下降也有提高,故B项说法错误。答案选A、C、D三项。


4.下列关于操作技能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动作具有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B.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C.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D.动作衔接连贯、流畅、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4.ACD【讲师解析】操作技能熟练阶段的动作具有以下特点:(1)动作品质方面,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2)动作结构方面,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3)动作控制方面,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4)动作效能方面,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为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因此,答案选A、C、D三项。


5.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哪几个因素(  )

A.认知的过程   

B.主体活动的积极性

C.主体的求知欲 

D.主体的知识经验

5.BCD【讲师解析】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活动的积极性、求知欲、已有知识经验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