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聚焦—新课程改革(第八次改革)

发布日期:2021-09-14    浏览量:591

[教师资格] 招聘公告 |历年真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冲刺卷

[教师招聘] 招聘公告 | 历年真题| 面试真题 | 在线名师微信答疑:boyueshikao

[课程培训] 金秋启航计划-提前批面试课程 | 刷题打卡 免费答疑微信

浙江省各地招考交流群 点击添加 关注博越师考微信公众号:boyuejiaoshi  

5e956e743d612.png

热门直播|备考资料|教师资格证|报考公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学生发展为本”,即:“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5.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首要特征)、独立性(核心特征)、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7.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8.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9.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记忆口诀:学习过人)

 

(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交往互动的教学观

新课改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开发与生成的教学观

新课改强调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10.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补充考点:

1.课程改革的焦点: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2.课程现代化三大代表:赞可夫、瓦根舍因、布鲁纳

3.影响新课改的理论:主要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力思想;人力资本理论、终身

教育思潮、全民教育思潮等

4.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心: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5.高度概括地说,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就是自主、合作、创新